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身边】第49期:博兴80后男儿当兵12载,真实记录退役后的生活

  • bx169
楼主回复
  • 阅读:8562
  • 回复:1
  • 发表于:2020/7/28 8:33:10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博兴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时光荏苒,记忆流年。也许,对每一个有部队服役经历的人来说,一个标准的敬礼,一个坚定有神的目光,一句掷地有声的回应,一种若有战召必回的精神都无时无刻不印在心里。我想,绿色的军营必定是无数少年的向往,革命的友谊也必定化为老兵的情怀。

在博兴,就有这样一位退伍老兵,他拿笔杆子当做武器,把所见所感当做子弹,无论身处部队还是单位,总能稳准狠地打中靶心,用文字传递思想!


人物介绍:

张海亮,1980年生,中共党员,博兴县城东街道办事处李家村人,曾于2001年—2013年服役于广州军区某陆军部队,服役12年后转业回到博兴,2016年8月调入博兴县人民检察院,现任博兴县人民检察院办公室科员。从军12年,张海亮曾多次被广州军区政治部评为“优秀通讯员”,多次获得“先进个人”等称号,并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章”等荣誉功勋;工作期间,张海亮退伍不褪色,每一次的宣传任务和新闻报道都能出色有效的完成,被评为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届优秀通讯员”“2017年度全市检察机关新闻宣传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在《检察日报》社举办的新闻大赛中,其文字也获得一等奖、优秀奖等荣誉。







张海亮的父亲和爷爷年轻时都当过兵,有部队情节的他们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后代可以穿上军装成为一名军人,就这样,张海亮在父辈的期望中放弃了刚刚应聘得到的住建局文字秘书的工作,从此父命难为地踏上了从军之路。



谁知,那个从小有点怯懦的他在部队一干就是12年,凭着自己的爱好和未来规划,他依旧选择了自己熟悉的宣传工作,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在幕后用真实的文字向别人展现着部队各方面的风采,并从中获得了不少嘉奖。张海亮说:“虽然当初来当兵有抵触情绪,但现在回头看看,自己一点儿都不会后悔。部队教会了我很多,也练就了我不服输,执着坚韧的性格和精益求精、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当年刚刚调入博兴县人民检察院的他,对所有的一切都是好奇且新鲜的,回忆起第一次作为工作人员进法庭听审,看到重犯(犯罪嫌疑人)被押进法庭,阵阵作响的脚链声和家属压抑着的抽泣声让他无法用一个准确的词来描绘当下的心情,但对于法庭之上的检察官来说,面对这种场面却已成为习惯。趁着对这种威严场面的新鲜感和震撼感,等庭审结束他迫不及待地问检察官们:“你们整天面对世界上最丑恶、最丑陋,用令人发指的手段犯罪的重刑犯们,并提审他们时不紧张吗?包括咱们院里的女孩子连夜加班看案子时,不会背后发凉害怕吗?”当时一位女检察官指着胸前的检徽对他说:“不会害怕,我们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官,在法庭上,是唯一可以说‘我代表党,代表国家,代表人民政府,对你进行提出指控’。这是一份很神圣,很庄严的司法使命!”触动极大的张海亮想到这些检察官们在工作中见过了世界上最肮脏的黑暗,生活中脸上却总是洋溢着最阳光的笑容,从这以后他深知做人做事要内心坦坦荡荡,本着一颗公心,就什么也不怕。而最重要的是心里要干净!




现在的他,作为博兴县人民检察院办公室的一员,秉承军人本色,积极融入到检察战线。无论是外出宣传还是随庭听审,无论是下乡走访还是内部报告,他都能严格恪守纪律规定,在岗位上努力担当起自己的职责。他深知人民检察院里藏龙卧虎,而自己学历低,底子薄,但军人就是有不服输的精神,张海亮在工作的空隙和业余时间,自学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于检察系统各业务口的法律规定也具备了一定认知力,从检五年多来,他先后记满了5个笔记本、很多书籍都被他翻得毛了边、卷了页……他从不信什么幸运,只知道想做好就得实干!凭着手不释卷的拼劲,他数次被抽调到市院政治部帮助工作,逐步成长为滨州市和博兴县两级作协会员、诗词学会会员,并担任了机关党委宣传委员,2016年被评为“最高检全国优秀通讯员”,其好学上进的形象得到了院党组和全体干警的高度认可。


现在的他,向同事借来了一本《古代汉语》,还给自己定了年度目标,要读完《四书》、《五经》、《中庸》和《大学》,毕竟做文字工作的他时刻需要吸取精神食粮来填充自己的创作思路。从检五年来,在张海亮及办公室其他宣传人员的努力下,让博兴县人民检察院的新闻稿子在市里排名一直保持全市前列!






其实文字工作者的内心都是感性的,但也是最不会面对面表达的人,他们习惯于用文字来抒发情感,用镜头去记录事件,但往往镜头后的他们永不存在于那一张张照片中。但换下检装回到家中的张海亮,也时刻怀念着曾经当兵的日子,每天早上打开音乐听军歌已成为习惯,他有时会一遍遍地翻看着电脑里仅存的那些照片,和家人讲述着曾经的故事,或关于他,或关于战友;有时也会和曾经的战友视频聊几句,声音自然变换成部队当地的口音,讲述着现在的近况,嘱托着彼此要严明律己不要犯错误;有时还会拿出当年的军被,教自己的女儿如何叠豆腐块……张海亮说,其实他对战友及部队的情怀真的无法割舍,经常也想起退伍当天政委拍着他肩膀对他说:“无论到哪儿,你都是我的兵。”这么多年过去了,张海亮一直不敢去翻动破旧的电视柜里“藏着”的各种荣誉证书和奖章,也一直不敢把压在衣橱最下面的军装拿出来看一眼,因为他知道,这些物件,随便拿出哪一个,都有直戳他心窝子的一股力量。


40岁的他,正在慢慢步入中年,从农村少年到部队新兵,从战地记者到检察宣传,人生中的很多次选择注定就是他的归宿,而他的阵地,也一定是他自己去守护!

每一个当过兵的人都切身感受过军旅生活的枯燥和艰辛;每一个当过兵的人都深知军人的使命,他肩负着保卫国家的重任,他心系着人民群众的安慰;每一个当过兵的人从穿上军装那一天起,就把生命交给了党和国家,随时准备牺牲自己。


还有三天就到“八一”建军节了,这一天,曾是父辈们浴血奋战的日子,也曾是我辈们继承发扬的日子。绿色的军营每年迎来送往,入伍的人在那里挥洒过汗水,退伍的人在那里流过最不舍的眼泪。我们在为现役军人庆祝的同时,也请看看你身边那个退伍老兵,他可能不太会向外人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可能不太想轻易提起曾经的军旅生涯,但当他遇到和自己一块儿抗过洪,一块儿带过兵,一块儿救过火的战友时,定会多喝两杯,多说那么几句话的。

那么,就请在“八一”建军节这天,和你曾经共同奋战过的战友举杯,一起庆祝属于你们自己的节日吧。在这里,也祝愿全国所有的人民子弟兵节日快乐,感恩你们的守护,感恩你们的付出。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