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回到博兴,刚回归社会的懒散和对未来的迷茫充斥在心里,想先歇一会的心还是有的。但父母看我无所事事,焦虑和攀比的情绪日渐增大,开始了熟悉的对比声音:
“你有没有规划?”
“你看谁谁谁家孩子都去……上班了,你咋想的?”
“要不给你问问厂子里先干着?”
什么?????我刚刚***回来还不到一个月,催催催,整天在我面前叹气,就好像我会一辈子一事无成。
最后,我在家庭每天迫击炮般的催促下,觉得去上海闯荡,实现自己专业领域的一番价值。
虽说我之前来过上海,但这次不同,我拉着自己的小行李箱和一个背包进入了这所超一线城市,和自己想象的一样,这里繁盛多元,包容开放,每一处都是新鲜有活力的。刚开始住在亲戚家,每天就是整理简历,把约面试的公司地址记在本子上,然后查地图找路线,预约合适的时间。几天下来,我开始对自己产生怀疑,是学校学的根本用不上还是我想多了?和也在上海找工作的同学联系着,听她们的意思,有的闲工资低,有的闲公司小,有的闲工作一般……慢慢的,我的简历期望薪资从5000降到了3000。
经过15天的投简历+面试,从北边的共和新村到南边的周浦康桥,从东边的川沙到西边的虹桥,我几乎走遍了上海的角角落落,有时候赶时间,午饭去便利店买了放包里都忘了吃,8月份闷热的天气,只有在地铁里和面试公司才感觉到一丝的凉爽,但那段时间的自己过的非常充实,也慢慢开始寻找自己的方向。最后,我 在南京东路逛街时接到电话,通知我面试成功,下周一上班,地点在陆家嘴!高兴的我无故别人的目光高兴的跳起来,这次,我真的来上海了!
都说第一份工作很关键,会影响你在未来的选择。没错,这次我进入的是一家金融公司,虽然规模不大,好在领导给我们请来上课的老师是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的编辑和编导、后期制作,他们对财经知识了解的非常透彻,也非常会做电视节目。在他们每天给我们恶补的工作中,我们慢慢了解了金融,了解了财经。之后因为公司效益不好,领导层也开始跳槽走人,我也开始找自己的出路。事业大神还是眷顾我的,我跳到了一家上市公司,人员规模有5000+,公司待遇也好,福利也很棒,工作很一致,就这样,我在这家公司踏踏实实地工作了三年。这三年,工资提升了,生活质量提升了,眼界提升了,去过的地方也多了,认识的较高层次的人也多了,思想也提升了,但我的内心,越来越柔软,越来越焦虑。
公司面临搬迁,去虹桥西边的徐泾东(目前上***铁最西边),最熟悉的领导和同事一个个离开,我也开始偷偷找工作,但发现找到的工作都给不了我目前拥有的高度(我们公司在上海财经圈知名度很高),再加上内心的慌乱和家人的催促,我开始动摇要不要回山东,回博兴。
这时,一个推动剂还有房租,马上到期的房租让我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考虑后果,如果没做好选择,就要再经历一年。回!就这么决定了!
刚回博兴时,我觉得自己拥有四年工作经验,是可以找到一个相对合适的工作,事实也是如此,工作很顺利,但工资是我意想不到的少,但觉得无所谓吧,毕竟刚回来需要适应,而且回来的主要目的是找合适的结婚。
就这样,我在这段时间里也接触过几个相亲对象,(母亲对男生没条件,所以只要有介绍的就推给我),例如:
职中毕业后进厂上班多年还是底层员工
父母双亡,工作平平
退伍回来没正经工作
没出过滨州,见识非常短浅,聊一两句就会问:“那是什么?”
真的不是因为看不上他们,或者看不起他们的工作,是真的没有共同的话题可以聊下去,而且也不是一类人。
这一年的时间里,我试图按着爸妈的心情走,介绍了不管怎样,先见面再说,然后心平气和地和他们说我见面后的感受,我认为感情上的事情是急不来的,而且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他们就会用厌恶的眼光看我,认为我都多大岁数了还挑?还认不清自己是怎样的?不想找?还觉得我看不起任何人……然后贬低地我一无是处。
顿时那一刻,我感觉让我难过的不是没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而是难过自己的亲生父母就因为自己的孩子暂时还没有找到那个能让她安心的托付终身的人,而用最厌恶、最丑陋的词语攻击她,戳痛她。
有的时候会想,一直都是这样的不是吗?
当初为什么上大学就要在外地?
为什么毕业了工作也要去外地?
还不是因为想逃离吗?那这次回来干什么?一年的时间顿悟了吗?醒了吗?还要继续吗?
现在的自己真的非常痛苦,崩溃的临界点已经到了顶峰,我不知道现在生活在博兴的意义是什么?也不知道这次回来的意义是什么?但我至少明白了,这次回来,终究还是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