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首饰 与 哲学

  • 作者:sholo
  • 阅读:1610
  • 回复:8
  • 发表于:2010/1/22 6:33:51
  • 来自:中国 江苏 徐州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博兴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首饰 与 哲学
        哲学,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首饰,怎么会跟哲学联系在一起呢?
        首饰是一个人展示和表达自身思想与品味素养的媒介。IF•U追求的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设计,更重视将设计理念提升到精神层和态度层。她带来的是一种文化心灵层次的美学体验,激发出当代年轻女性的潜在气质与精神诉求。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一件首饰也可以很哲学。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IF•U基于对人性的尊重和对生命价值的认可,用新的方法,创造性的将首饰拓展到一个精神文化境域。通过设计,追求诗兴、自由之境,显现经验物之外的神奇世界。其设计的核心永远是创意。她洞悉佩戴者的真正需要,致力于要“品质也要艺术”,在首饰中融合佩戴者的内在价值与外在气质,成为您身上完整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对于都市时尚女性来说,花一点心思,巧妙选择适合自己气质和风格的首饰,塑造自己的独一品味,是找到自信和成功的关键。项链的长短、质材色彩以及设计风格的不同,巧妙的搭配,同样能增加服装的动感和韵律美。而IF•U充分发挥陶瓷首饰的情感文化的内涵,使之成为一种标志化的身体语言,更体现了女性的独特品味和个人魅力。
  
  • 作者:支持中国
  • 发表于:2010/1/22 16:18:26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研究一切存在之间抽象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何谓一切存在?依赖我们感觉的,不依赖我们感觉的;主观的,客观的;实在的,虚构的;以及一切我们想象得到的,和想象不到的。一切存在至少包括以上所有这些存在形式。 

抽象是哲学的根本特点。哲学为什么是抽象的?因为一切存在之间都拥有抽象的同一,这种抽象的同一是内在结构的抽象同一和外在关系的抽象同一。正是基于这种抽象的同一,使我们有可能感觉到一切存在的存在。哲学所要做的就是阐述这种抽象同一的内容。 

头脑说,哲学是万学之学。一切具体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遵循抽象的规律;一切具体的应用学科都应该遵守抽象的哲学原理,但这必须以哲学原理的正确性为前提。 

抽象不能脱离具体而独自存在;具体的内在结构和外在关系必须遵循抽象的规律。把握抽象必须用具体;把握具体的内在结构和外在关系只能用抽象。 

研究哲学不能脱离研究具体问题的应用学科;某一具体的应用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和它与其它学科的外在关系,应该遵守抽象的哲学原理。把握抽象的哲学原理必须依赖具体的应用学科,具体的感性现象和具体的生活体验;把握具体的应用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和它与其它所有学科的外在关系只能是哲学。 

哲学的有用是因为它是统一一切学问的万学之学;哲学的“无用”是因为它不直接致力于解决具体的问题

哲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哲学源于好奇,是种质疑,时时问一句“是什么、为什么”。 
首先,会锻炼自己的思维,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很好的锻炼大脑。 
其次,在追问抽象的终极依据时,必然要分析具体的事物,有助于认识现实世界。而对于普遍规律的不断探求,有助于改变自己的视角,扩大自己的视野。 
最后,哲学可以提升精神的境界,使自己更豁然,更平静的看待世界。 

哲学是爱智慧,而智慧最终所追求的是什么呢?绝不是什么物质的欲求。人生匆匆,面对无限的时空,更显苍凉。哲学所给与人们的就是面对苍凉时的慰藉。 

哲学不是发明家的思想,是人人都有,人人都用的。不要把哲学束之高阁,认为是什么艰深难懂的东西。当你去思考自己将去做些是什么,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时,就是在进行哲学思考。 

哲学是与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的,不管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关系你我的具体问题,还是世界是什么,我们是什么这样极为抽象的问题,都深深的关系我们自身。 

要拿一种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哲学,哲学与其说是一门学问,不如说是一种态度。 
  
  • 作者:支持中国
  • 发表于:2010/1/22 16:23:34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哲学是什么”与“什么是哲学”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 
当我们追问某种东西“是什么”的时候,通常在逻辑上问的是这种东西的“本质” 
或“本性”,亦即规定它“是什么”的“定义”。然而所谓“定义”所表述的既可以是曾经如此或现在如此的实际状态,也可以是将来如此或应该如此的理想状态,前者说的是“是如何”,后者讲的则是“应如何”,一个是“实然”,一个是“应然”。在一般情况下,一门学科的基本规定是没有这种区别的,或者说上述两方面是统一的,但是哲学却不一般。由于哲学家们在“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上始终未能达成普遍的共识,使得我们只知道以往人们关于哲学的不同规定,而无法确定关于哲学的一般规定,于是在“哲学是什么”与“什么是哲学”之间就出现了差别。在某种意义上说,“哲学是什么”问的是作为历史事实的哲学过去和现在“是什么”,而“什么是哲学”问的则是究竟什么样的哲学才能够被我们称之为哲学,亦即作为普遍意义的哲学“是什么”。 
当我们以这两种不同的方式追问哲学的时候,似乎显得对哲学有点儿不太恭敬,因 
为这意味着在“哲学过去和现在是什么”与“哲学应该是什么”之间存在着差别,把这个问题问到底就很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哲学过去或者现在是什么样子,它有可能还不是它应该所是的样子。 
有人可能会说,对于一门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之久的学科是不应该产生这样的疑问 
的,而且哲学也可以有一般的规定,如“世界观”和“方法论”等等。从理论上讲的确是这样,但是事实上却不尽然,因为哲学是一门与众不同、十分独特的学问。不仅如此,对于一门学科而言,存在的时间长短其实并不重要,关键要看它是否已成定型。我们之所以不会向其他科学提出这样的质疑,原因就在于它们早就定型了,无论它们的内容、方法甚至对象的范围等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一门科学的定义通常是不变的。哲学就不同了。因为哲学与任何一门科学都不一样,我们简直无法将它看作是科学。 
尽管说哲学不是科学很难为人们所接受,对于以哲学为职业的人尤其如此,然而只 
要有一点儿哲学史知识的人都知道,这实在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事实。2000多年来,哲学家们几乎在所有的哲学问题都争论不休,甚至在哲学的对象问题上也难有定论。虽然我们都希望哲学是科学,都认为哲学应该是科学,但是它的的确确并不具备一门科学知识应该具有的基本特征。因而即使从这个角度看,哲学也还不是它应该所是的样子。 
  
  • 作者:支持中国
  • 发表于:2010/1/22 16:24:06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说哲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学?原因有很多,而其中最明显的原因是,哲学 
不像科学那样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或者说,哲学留给我们的不是知识,而是许许多多的问题。譬如就数学而论,通常我们认为只有一门数学,其他各式各样的数学都是数学的分支或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是我们却不能说历史上只有一门哲学,其他哲学都是哲学的分支或发展阶段。黑格尔曾经主张历史上只有一种哲学,其他哲学不过是哲学发展的不同阶段,现在很少有人持这种庸俗进化论的观点了,因为它起码与事实不相符合。无可否认,哲学也有自身的发展过程,然而这个发展过程并不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历史上的哲学思想的确有某种传承关系,但是在大多数哲学问题上它们的基本观点却是很难调和的。不恰当地说,自然科学类似某种知识积累的“直线运动”,我们可以不管科学的历史,只要把它积淀下来的成果拿过来使用就行了。哲学却不一样,它更像是一种“圆周运动”,围绕着一些永恒无解的难题,尝试着一种又一种不同的解答方式。所以尽管在哲学家们之间的确存在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但是每个哲学家的理论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而这种价值并不在于它的知识内容,而在于它提供了什么样的解决问题的独特方式。显而易见,今天的人们在知识的占有上是古人无法比拟的,任何一个医学院的学生所具备的知识都要比医学始祖希波克拉底“先进”得多,然而即使是研究哲学的人也极少有人能够达到柏拉图或者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水平,虽然他们所表述的知识内容早已过时了,故而哲学很难用“进步”来衡量。 
那么,把“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区分为“哲学是什么”与“什么是哲学”这样两 
种不同的问题形式究竟有什么意义?如果这种区别是有意义的,那么我们除了知道历史上不同的哲学思想之外,究竟能否把握所谓一般意义上的哲学或者说哲学的普遍规定? 
首先,上述区别给我们的启发是,哲学的一般规定与科学的一般规定是不同的,它 
具有更广泛的“宽容性”和“历史性”。关于哲学的规定应该体现它的研究领域和范围(这种领域和范围亦有其不确定性),与此同时亦不应该企图以一种哲学思想代替全部哲学,除非这种哲学思想确实可以含盖过去、现在乃至将来所有哲学(倘若如此,它也就不是“一种”哲学了)。因为哲学的问题和对象根源于人类要求超越自身的有限性而通达无限之自由境界的最高理想,就人类有理性而言他一定会产生这样的理想,但是就人类的有限性而言他又不可能现实地实现这一理想,虽然他无法实现这一理想但他又不可能不追求这一理想,哲学就产生于这个“悖论”之中。由于在有限与无限、现实与理想、此岸与彼岸、暂时与永恒之间横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我们命中注定要千方百计地去尝试各种方式以图超越这一界限,所以真正的哲学问题不仅是没有终极的答案,而且永远也不会过时,因而哲学就表现为过去、现在和将来人们面对共同的哲学问题而采取的不同的解答方式。由此可见,哲学不可能存在于“一种”哲学之中,而只能存在于所有哲学之中,因为任何一种哲学都只不过代表着哲学问题的一种解答方式,而不可能代表哲学问题的所有解答方式。我们之所以坚持在“哲学是什么”与“什么是哲学”之间作出区别,就是为了说明所谓哲学归根结底乃是哲学史这个道理。这也就是说,谁要想给哲学下一个定义,他就必须把过去、现在乃至将来所有可能的哲学都考虑在内,我们不能按照给科学下定义的方式来规定哲学,因为一旦哲学有了这样的科学的定义,哲学也就不再是哲学了。 
我们并没有正面回答哲学“是什么”的问题,或许我们永远也不可能解决这个问 
题。在有些人看来,哲学虽然存在了2000多年,但是时至今日仍然面临着这样的困境,这实在令人感到悲哀。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未尝不是哲学的幸运。因为它意味着哲学而且只有哲学是一门真正开放的、永远没有定型的学科,而这也许正是哲学的魅力所在。当然,即使我们永远也无法解决“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了解“哲学是什么”与“什么是哲学”之间存在着差别仍然是有意义的,因为那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不过虽然它们是不同的两个问题,实际上它们之间又是有联系的。这倒不是我们有意卖弄“辩证法”,事实就是如此。谁也不可能在没有哲学的时候凭空想象“什么是哲学”,只有当我们对哲学的实际状况感到不甚满意时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研究哲学史,就是要通过“哲学是什么”来解决“什么是哲 
学”的问题,即通过研究历史上的哲学来解答哲学究竟应该是什么的疑问。 
如此说来,研究和学习哲学史,从来都不是与过时的历史打交道,其本身就具有“ 
现实意义”。 
学习哲学史就是学习哲学史上哲学家们的思想,因而可以看作是我们的思想“思 
想”哲学家们的思想,也可看作是思想与思想之间的“对话”。由于哲学家们的思想保存在他们的著作之中,学习哲学史也就是“读书”,所以与哲学家们的“对话”通常是通过“读书”来实现的。然而,尽管历史上的哲学家们斯人已逝,我们读他们的“书”却不是读死书。虽然这些书的内容大多已经过时了,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没有也永远不会过时,因为哲学问题并没有过时,这些问题不仅是他们面临的难题,而且也是我们面临的难题,甚至可以说是人类将永远面临的难题。既然哲学问题没有终极的答案,那么任何一种解答方式都不可能取代其他的解答方式,也不可能为其他的解答方式所取代,所有一切的解答方式都有其各自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它们为后人提供了各式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因此,对于学习哲学史的人来说,学习哲学史无非是将人类精神所思想过的东西再思想一遍,把人类精神已经走过的思想之路再走一遍,然后选择或者开创我们自己的路。 
由此可见,我们学习哲学史并不是站在哲学史之外,在某种意义上说,前人的思想 
就构成了我们现存在的组成部分。我们之所以说研究和学习哲学史本身就具有“现实意义”,原因就在于此:当我们与哲学家们进行思想之间的“对话”的时候,他们的思想“复活”了。这并不是说,哲学家的思想“死了”,是我们的“对话”使之“复活”了。其实,历史上的哲学思想原本就是“活的”,因为它们构成了哲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而它们的“复活”并不是“复古”。换言之,哲学家们的思想既是历史性的,同时又超越了历史,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具有现实性。所以,哲学史从来就不是什么死材料的堆积,而是一种活生生的思想律动。 
就哲学是哲学史,学习哲学就是与哲学家们进行思想“对话”而论,我们与哲学家 
们之间的思想对话并不是“单向性”的受动活动,而是“双向性”的互动活动,这种思想与思想的对话类似现代解释学所说的“视界交融”。 
哲学家们的思想保存在他们的著作之中,读他们的书需要“理解”和“解释”, 
而“理解”和“解释”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再创造”的过程。以往传统的解释理论追求知识的客观性,将理解和解释看作是本文原著之纯粹的再现。但是现代解释学却告诉我们,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再现所谓客观存在的文本,因为古人有古人的“视界”,我们有我们的“视界”,换句话说,古人与我们处在不同的历史、文化、社会、个人环境等等的背景之下,我们既不可能完完全全地将古人的视界“复制”到现代来,也不可能彻底摆脱掉自己的视界,纯粹沉浸在古人的视界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解和解释实际上是不同视界之间的碰撞和交融,而且正是因为如此,人类文化才有可能进步和发展。 
因此,学习哲学史的过程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富于创造性的“视界交 
融”,亦即我们与以往的哲学家们就大家共同关心的哲学问题进行思想之间“对话”的过程。正是在这种思想对话的过程中,我们由研究“哲学是什么”而进一步追问“什么是哲学”。 
总而言之,一切研究和学习哲学的人,都应该追问这两个问题:“哲学是什么” 
与“什么是哲学”。因为,哲学就存在于这种追问活动之中。 
  

到哪手机都能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