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原创]了烦得智的感悟(连续)

  • 了烦得智
楼主回复
  • 阅读:13556
  • 回复:71
  • 发表于:2010/10/2 8:56:45
  • 来自:中国 山东 德州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博兴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自今天起,我将把近期的对生活对人生对生命的一些看法想法和感悟同网友共同探讨,共同探寻一条开创幸福人生的道路,让生活多一些快乐和智慧,少一些烦恼和缺憾。希望大家对于不同的观点发表看法,共同交流共同提高。
       一、我的人生我如何做主
    
    人们都想过幸福平安吉祥的生活,可是生活的确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事情,让人很是困惑,再加之一些享乐思想的散布,使人变得浮躁不安,做事少了一些决策的智慧,于是便寄托算命先生的预测了。此种现象人们在无事时都说是一种迷信,在有事时却又都非常相信,这种复杂又矛盾的心理让人迷惑不堪。归根结底是人们失去了一种对人生思考的指导思想,人才变得无依无靠。古人读书的作用是明理,明白人生和生命的道理,在人生的抉择路口用自己的学问做出判断,以减少人生的失误。而现在读书是为了挣钱,钱越多烦恼越多迷惑也越多,原因何在,就是没有对人生和生命思考过。还有一种原因就是读的书不对,现代的一些书的内容充满了功利和色情诱惑,更是让人心神不定。经典《大学》中开篇就提到人生的态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人的欲望没有止境,如何能安,不能安下心来就无法思考,怎么能做出合适的决策呢? 无奈就借助于预测先生的指点了。的确很件悲凉的事情。据说在伐纣时巫师要预测,姜子牙摆手不用,说当前形势十分明了,我帅义师救民于水火,且敌我兵力悬殊大,胜利必在我,何必占卜呢?此人就是预测大师,都说古人迷信,行必占卜,也未必。《道德经》云:善数者,不用筹策。(筹策,占卜用的工具),即不用占卜,具体分析情况就行。这就是读书的作用。古人留给我们的经典著作历经千年的历史淘洗,都是些精华,很可惜我们弃之如蔽,丢弃了我们就空虚了。这就是我对人们算命的一点看法。读些经典充实头脑,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做自己的主人。



二、读国学的误区(在4楼)10月3日


三、专业就是资本(在11楼)10月4日
topic.asp?page=2&boardid=28103&topicid=2268674&view=&order=0
四、我们的精神缺少什么(19楼)10.5

五、是什么观念误导了我们(40楼)10.7











  
  • 防火墙
论坛达人论坛达人
  • 发表于:2010/10/2 13:50:29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对大家都很有启示和帮助!!!

 

  
  • 寸草心
  • 发表于:2010/10/2 14:59:20
  • 来自:中国 江苏 南京 秦淮区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说的很有道理。古人读书是明理,今人读书却是为了挣钱。我认为读书的真正作用是教我们怎么做人,钱越多烦恼越多迷惑越多,究其原因,我想还是因为读的书太少,因为少才不会去思考,或者思考的不全面。如果更多的人来读一读象你写的这些好贴子,我想读过之后每个人也会去思考自己的人生,久而久之会有所帮助!
  
  • 文化广场
  • 发表于:2010/10/3 9:15:50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引用:原文由 寸草心 发表于 2010-10-2 14:59:20 :
楼主说的很有道理。古人读书是明理,今人读书却是为了挣钱。我认为读书的真正作用是教我们怎么做人,钱越多烦恼越多迷惑越多,究其原因,我想还是因为读的书太少,因为少才不会去思考,或者思考的不全面。如果更多的人来读一读象你写的这些好贴子,我想读过之后每个人也会去思考自己的人生,久而久之会有所帮助!
人们都说,我的命运我做主,此言不虚,但怎样做主法,就的有正确的思维方式,经典的著作都是历经智者仁人的筛选,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多读细思,受益无穷。
 
  
  • 了烦得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0/10/3 10:06:19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二、读国学经典的误区

台湾的王财贵教授倡导儿童读国学经典,懂不懂先记住,厚积而薄发,对儿童的后天思维的培养有非常大的帮助。早期时只重学,而没有重“习”,没有学以致用,儿童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没有起到效果,后来“学而时习之”,儿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试想一个主动和来家中做客的长辈问好打招呼的孩子,给客人留下何印象,不打招呼的又有何印象呢?,读经典的作用就在于此。

现在我们也有很多人读国学,也有很多专家学者在电视上开讲座,很遗憾的是都停留在文学的层面,没又把他的精神实质和用途说明白,直教人会几句之乎者也,来附庸风雅,真是买椟还珠啊。很是遗憾。不过比反对传统文化说是糟粕要好的多了。

国学经典都是上上等的文学佳作,这是一件漂亮而高贵的外衣,而其高贵文雅的气质在的应用中来体现。就如同一个外观精美的食物,只做观赏而不能充饥,那就失去了它的主要作用了。故此读国学经典贵在信解行证,用行动来证实其博大的精神是知道人生的圭皋。



  • 文化广场
  • 发表于:2010/10/3 11:30:48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非常有道理,学以致用。

  • 仁者爱人
  • 发表于:2010/10/3 11:41:44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引用:原文由 寸草心 发表于 2010-10-2 14:59:20 :
楼主说的很有道理。古人读书是明理,今人读书却是为了挣钱。我认为读书的真正作用是教我们怎么做人,钱越多烦恼越多迷惑越多,究其原因,我想还是因为读的书太少,因为少才不会去思考,或者思考的不全面。如果更多的人来读一读象你写的这些好贴子,我想读过之后每个人也会去思考自己的人生,久而久之会有所帮助!
 赞同了烦,寸草心。
  • 春野.
  • 发表于:2010/10/3 17:40:51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博兴县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学习和分享楼主的心得感悟!

  • 【浪漫情缘】
  • 发表于:2010/10/3 18:00:30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博兴县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引用:原文由 春野 发表于 2010-10-3 17:40:51 :
学习和分享楼主的心得感悟!



很好,很实用,期待下面的。
  • 仁者爱人
  • 发表于:2010/10/4 7:10:22
  • 来自:中国 山东 德州
  1. 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支持了烦,继续谈心得,我们学习了。

 

  • 文化广场
  • 发表于:2010/10/4 7:58:49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1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了烦得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0/10/4 8:52:07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11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三、专业就是资本

韩愈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一个“专”子把对某件事情的执着和热爱体现的淋漓尽致。如同现在的:“精英”,不就是在某个领域精通的专业人员吗?记得郑板桥说过: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凡世之落拓而无为者,皆为不痴者也。诚如斯言。一门深入,长期熏修的确是良方。就如同刘谦的手,刘翔的腿,赵本山的嘴。。。。他们都是在苦练某种技能的提高中被社会所认可。

世风浮躁,这都有目共睹,急功近利也成人之常情,一个“浮”一个“急”就把专给丢掉了。没有了专就不会有很好的收获。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越是成功人士越是专,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时。没有一番寒彻骨,哪会有梅花的扑鼻香呢?

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熟。成功的秘诀在于专业,专业的关键在于专心。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从心的专一开始。

  • 博兴大虾
  • 发表于:2010/10/4 9:35:28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1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们一直在忙碌,我们也一直在追求,当我们追求的多了才发现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站的多了,我们想坐一会,坐多了,我们又想躺一会,躺多了,我们又想出去走一走,走多了又变成想坐一会了,当我们拿着苹果在手中吃的时候,我们又发现,其实自己手中的苹果没有人家手里的香蕉好吃,当我们手里真拿着香蕉吃的时候,我们又发现,其实还是人家手里的葡萄好吃,有爸妈的觉得烦觉得事事被管,没爸妈的又好想有个人去疼他,做老婆的希望老公很有钱给自己花,想到老公有钱后经常不回家,又希望自己老公是个穷光蛋最好,做父母的希望自己很有钱,想给子女什么就给什么,但一想到,一旦有钱可能会害了自己子女,做父母的又希望自己没钱。。。。。。
  • 千金鼎
  • 发表于:2010/10/4 10:02:57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1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活的明白些,轻松些。自在些。了烦说的就是这些吧。

 

  • 寻梅
  • 发表于:2010/10/4 17:08:39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1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再次学习了烦先生的心得美文!
  • 防火墙
论坛达人论坛达人
  • 发表于:2010/10/4 17:17:22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1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防火墙前来学习!!!

  • 仁者爱人
  • 发表于:2010/10/4 17:45:10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1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引用:原文由   踏青 发表于 2010-10-4 17:08:39 :
再次学习了烦先生的心得美文!

同感,同感。
  • 了烦得智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0/10/5 8:55:45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1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四、我们的精神缺少什么

    过去的一段时期,传统文化被当作糟粕弃之一边,自此人们的精神里就少了约束,似乎自由了,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人们隐约中有觉得似乎少了些约束,一些自由的行为让人无法接受,这种“约束”就是儒家倡导的道、德、仁、义、礼。道是最高层次,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最低的层次就是礼了,连最起码的礼貌、礼节、礼仪都做不到的话,就说明一个社会真的自由开放到了一定的程度了,崇尚个性而忽视共性了,也就我行我素了,当今流行的一些观念就是这种思潮。
  
     诚信是礼的内涵,行为是礼的表现。一些礼貌的行为都被人忽略了,那实质就更不用提了。不诚信的行为人们称之为虚伪。再升一级就是欺骗,放眼当今的商业活动,人们最担心的就是我是否又买了假货了?一位朋友的朋友的生意非常好,但他就掺假使杂,生意照样红火。可是他能红火几时呢?有时我在想,你在卖假货,欺骗消费者,人们还都相信你,你若诚实经营,不是更长久更赚钱吗?都是急功近利的思维方式作怪。想不劳而获,无本而利。这种思想如何做大做强呢?

     一个道、德、仁、义、礼的思想观念让中华民族存在了五千年,这是怎样的经营呢?还有比这更大的生意吗?翻开历史我们知道有四大文明古国,现存只有古老而又焕发生机的中国。他们消失的原因是精神价值的颓废,历史学家百思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是中国依然存在世界东方的关键原因。假若说我们完全接受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自由主义的价值观,那我们的肉体是黄色人种,灵魂已是白色人种,久之还会有我们的东方理念吗?那还会有我们的民族吗?其他三大古国就是这样陨落的。

    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精神价值观中缺少了些什么?是不是该加入一些道、德、仁、义、礼的思考啊。



论坛达人论坛达人
  • 发表于:2010/10/5 8:57:08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2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的人生我做主~
  • 仁者爱人
  • 发表于:2010/10/5 10:22:19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21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是啊,该反思反思了。
  • 寻梅
  • 发表于:2010/10/5 14:15:03
  • 来自:中国 山东 山东
  1. 22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是该反思反思了!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