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小林 广安门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分泌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持内分泌学科工作,长期在医疗、教学、科研一线工作。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科技部“973”项目计划“以量-效关系为主的经典名方相关基础研究”。
走进仝副院长办公室的时候,他正在给本院的一位医生号脉。随后开出的处方吸引了我的注意。处方看起来不复杂,只有6味药,不同寻常的是,每味药上都盖上了仝副院长的个人名章,这是为什么?我们的采访便由此开始。
我开的药超过了药典用量
“没有一定的量,便没有一定的质;一定程度之病,必用一定程度之药。我们不得不叹服两千多年前的张仲景,对方、药、量、煎、服等的研究均已达到非常精深且精准的程度。”——仝小林语录
“因为我开的药都超过了药典用量,所以要盖章,出了问题,我要负责的。”但是一定要突破药典这个安全规范吗?
事实上,从学生时代开始,仝小林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1983年,读研究生的仝小林在《上海中医药杂志》上看到柯雪帆教授发表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文中提到东汉之一两约等于现今15克,较现代教科书认定的汉代一两等于3克的定论竟大5倍!这一观点令初出茅庐的仝小林吃惊不小,也让他认真思考为什么自己行医实践中试用经方很少见效。一次大胆尝试用仲景经方本源剂量治疗危重症出血热,让仝小林见识到了突破药典用量力挽狂澜的作用。有了首次成功突破,仝小林便开始了自己应用经方大剂量治疗多种疑难危重症的长期实践。
经过20多年临床实践,以证试药,以药试病,仝小林大致摸清了仲景方常用药的剂量范围,并形成了自己对重剂应用的策略体系——“急病大其治,慢病小其治;慢病发作期大其治,慢病缓解期小其治。”
以量破解中医困局
“治未病和慢性病的调理是中医特色,但是,中医绝不是慢郎中!两千多年前,西方医学尚未传入中国之前,挽救急危重症,哪个不是靠中医中药?当下重新提振中医士气的关键还在于提高中医诊治疑难重症的疗效。”——仝小林语录
仝小林不否认治未病和慢性病的调理是中医特色,而且不需要重剂,“但是,中医绝不是慢郎中!两千多年前,西方医学尚未传入中国之前,挽救急危重症,哪个不是靠中医中药?”那么如何解决目前中医药实践中的疗效问题,在仝小林看来就一定要抓住剂量这个“牛鼻子”:“药不达量,量不撼病,就会杯水车薪,贻误战机。”
仝小林对目前中医处方用药繁杂有着自己的看法,“我们医院处方平均有18.26味药,事实上,动辄三四十味,多则四五十味的处方并不鲜见。而张仲景的处方90%少于8味药,50%少于4味,药少而精,但药专力宏。很多中医大夫对有毒性的药物慎之又慎,甚至连葛根、山药之类都不敢多用,这也就难怪人们以为中医的特长仅在于调理了。”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在仝小林看来,中医医生的水平高下就体现在是否能够“随症施量”上。慢病轻症,正气与邪气势均力敌,用量过大反有耗伤正气之弊,故而小剂量足以胜任,尤其是一些病情长期相对稳定的慢性病,治疗犹如抽丝剥茧,非朝夕之事,宜以小剂量长期缓慢调理。沉疴重症,邪气偏胜或正气虚极,用量小则药难胜病,唯以大剂量可力挽狂澜,扭转危急。所以,轻剂有其妙,重剂有其功,大小剂量两相宜,关键在于随症施量。
重大疾病主流治疗中医大有作为
“中医不仅要治‘证’,也要治‘病’,要勇于向现代重大疑难疾病挑战。在充分考虑中医特点基础上,结合现代疾病特点及药理研究成果,实现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提高中医药治疗现代疾病的临床疗效。”——仝小林语录
仝小林20多年的实践不仅使无数病人获益,也在越来越多的影响着同道中人。“现在不少临床医生已经在尝试实践我的治疗经验。在前不久召开的香山会议上,药典委有关领导也在考虑在汤剂用量方面可以由医生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自行调整。”国家科技部“973”计划“以量-效关系为主的经典名方相关基础研究”项目给仝小林提供了更完善的科研环境。作为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仝小林将带领团队从临床、药学、药理学、文献研究等多方面对经方剂量进行更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