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事不听从、甚至哭闹得更厉害时,家长往往会变得愤怒,开始大声斥责或打骂,之后逐渐形成习惯和模式。如此下去,孩子则变成只有你生气或惩罚他才会听话。
![](http://images.pccoo.cn/bbs/2012424/201242410454255.jpg)
.
一岁多的女儿让我感到很沮丧和挫折,我每天总是要为一些事情对女儿大发脾气,如不好好吃饭、要在户外玩更久等。只要有事不如她的意,她就不停地吵和哭闹,讲道理和安抚都没有用。最后,不是我妥协,就是大发脾气之后女儿妥协。
幼儿不听话的心理分析俗话说:会吵的孩子有糖吃,幼儿开始学会用哭闹或吵闹的方式来获得他想要的东西,他不像
婴儿那么容易满足,也不像6岁以上的儿童可以讲道理,所以许多父母会觉得孩子在两、三岁时逆反性强,威胁利诱、好话歹说都没有用,便搞不懂这么小的孩子为何会如此难缠。
我们可以接受婴儿用哭闹表达情感和需求,许多幼儿表达能力有限,在需求没有获得满足不知如何表达时,就退化成婴儿的哭闹行为。这时他的情绪和行为的表现还停留在婴儿期。
照顾者教养方式不一致也容易造成幼儿的哭闹行为。负责照顾孩子的爷爷奶奶、父母或保姆回应他哭闹的方式有所不一样,如只要他一哭闹,爷爷奶奶就顺着他,他心想:“这招应该对父母也有用。”
孩子的行为都是习得的,就是透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增强的,他可能看到其他孩子用这种方式使父母屈服,或者他尝试用说的方式没用,但只要一哭闹就有用,会增强他哭闹行为的动机,他心想:“上次这样有用,这次也会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