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阅读:2931
- 回复:5
- 发表于:2013/12/20 11:38:49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 楼主
- 倒序看帖
- 只看该作者
浅谈求人还是求己 最近读了一位央视名嘴的书,书是这样的结尾:有一天早晨,沐浴后的释加牟尼对着自己的石像鞠躬敬拜。旁边的弟子看到这一幕,都感到诧异:“师傅,您的像,是弟子敬拜用的,为何您亲自敬拜?”释迦牟尼轻轻一笑,答道:“求人不如求己”。这个故事的版本很多,道理就是最后那一句话“求人不如求己”。我不知道这个故事是作者引用的还是杜撰的,作为一个知名的从事文化类职业的人来说,引用此故事结尾,是本书的一个纰漏。其一,据记载释迦牟尼在世时有一尊木的雕像,还不是石像。起因是释迦摩尼佛在涅槃之前,上忉利天为母亲讲法,人间有位国王见不到佛,非常想念,自己就雕了一尊佛像,这就是最早的释迦佛像。释迦牟尼讲法回来不久就涅槃了,至于拜没拜自己雕像,已无从考证了。但是这样的说法也未必就完全真实,既然写书引用佛教上的故事,就应该以这方面的记载为依据更妥当,不宜道听途说。其二,对释迦牟尼的称呼不妥当,按照佛经的记载,弟子称呼释迦牟尼为:“世尊”更常见,即便是称呼“师父”,也应该是父亲的“父”,也不是一般对人的打招呼时的称呼,“师傅”的“傅”。其三,“求人不如求己”,是说明自己应该更敬重自己。而不是“求人不如求己”最接近的本意。如果求人不如求己的话,这本书是谁印刷的啊?书应该是别人给印的吧,或许是出版商为了赚些钱,求着作者出版的,但是这也不能说明求人不如求己的内涵啊。引用佛教方面的例子,最好对佛学有些认识,或者有最起码的尊重,否则就会贻笑大方。拿佛教开玩笑最终是开自己的玩笑。 我对“求人不如求己”的一点浅显的理解也不一定完全正确,最起码我是基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来理解的。人生在世,哪能说所有的事自己都做完,不同别人打交道,不跟别人配合和来往呢?在做事方面肯定是要求人的,只是求人的方式不同而已。此句的“求人不如求己”从修身方面来理解更妥当些。佛家有些偈子说的很明白,“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六祖慧能在《坛经》中也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寻兔角。”寻找一种跟世俗生活毫无关系的觉悟,就像寻找兔子头上的犄角般不切实际。可见人还存在求人的可能性的。人在修心开智方面只能反观内求,向外是很难觉悟的。或许“求人不如求己”的内涵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不会偏离很远吧。曾子也是这样说过“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在求己、求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也是在讲“求己”。要从自身心灵感悟上理解。若从具体事项上,孟子也这样认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也是告诉我们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行不通的事情,不要怨天,不要尤人,自己静下心来,反思一下,从中领悟出自己的失误之处,而加以弥补,进一步把事情做圆满。还有一位先贤说过“君子无德怨自修”。这都是在教导我们要向内求己,把道理搞清楚,自然就会理得而心安。 求人难,这是谁都明白的事,但是不求人也是谁也做不到的事情,求人、求己结合起来,把自己面临的事情做好,才是我们的生活。人到无求品自高,也是一种处事的境界。人为什么要自强,要修身反思、要厚德载物,就是在慢慢积累自己的力道和能量,从求人慢慢过渡到不去求人,就如同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下山一样。诸葛亮如果下山到刘备处求职的话,那么《三国演义》或许就是另外一种状况了。境随心转,心能转境,则同如来。这就是我对求人不如求己的一点感悟。文章开头只是作为一个引子,并无做对书的作者有何异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