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碑
为什么此碑尚未建成就被断毁掩埋?繁盛的博兴佛教从此一蹶不振,一直让人难以索解。
龙华碑长期湮没地下,期间两度出土,世人了解不多。碑文对研究博兴佛教在隋炀帝时期突然中断,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龙华碑”原址在博兴县东北二十里许“龙华寺遗址”。道光二十年(1840)《博兴县志》记载:“龙华寺在城东北二十里崇德社。隋时敕建也,有半截碑。”清代海丰(无棣)人吴式芬撰写的《攈古录》记载:“故龙华道场建塔碑:正书篆额,山东博兴,仁寿三年。”说明道光年间出土后曾引起注意。之后又湮没地下,销声匿迹了。民国十二年(1923)第二次复出。1952年移藏到博兴县城文物保护单位,期间又隐迹50年,少有知者。2002年博兴县博物馆开馆,“龙华碑”首次公开展出。近年来引起文博、佛教和书法美术界的广泛关注。
“龙华碑”为青石质,由碑身和碑首组成,碑座和碑身下部缺失。虽然是残碑,仍然称得上是“巨碑”:通高236厘米、宽106厘米。碑首高浮雕四龙盘绕,下部正中是圭形的碑额,上有篆书:“奉为高祖文皇帝敬造龙华碑”。碑首阴面雕刻和阳面相同,只是圭形碑额上没有题字。 碑身文字为楷书。正文27行,因碑下半部缺失,故碑文不完整,残存满行50字,碑上文字尚有明显的人为毁坏的痕迹。民国二十五年《博兴县志》记载:“隋龙华寺仁寿残碑……有燕估打碑数日,临去,将‘仁寿三年’以下二十字击坏,意以所拓为旧本,可以居奇。”说明碑文正文中缺失的二十字是拓碑奸商恶意所为。正文之后又有小字题名,多已毁坏不清。正文大部分完好无缺,新如初刻。
《八琼室金石补正》、《全隋文补遗》和民国《重修博兴县志》均著录此碑。碑额题字:奉为高祖文皇帝敬造龙华碑。此十二字是经过艺术加工、描画绘制的美术篆字,如笔划“点”都是莲蕾图形,非书丹效果。故以往有研究者说题额是“飞白书”不能成立。
碑文属修塔功德记,而不是建寺碑,故应称作“龙华塔碑”为准,前人称“龙华寺碑”不确。碑文由“序”和“铭”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为序文,篇幅较大;后半部分“铭”,即颂词,为四言韵文,具有隋代功德碑的典型特点。
隋龙华塔是在故龙华道场废墟上的古塔基址上重建的,古基当指北齐塔基。北齐时“龙华”是寺名、也是塔名,当并毁于北周灭佛之际。道光二十年《博兴县志》记载:“龙华寺内有石碣,言毗茶造塔之事,文具全,而僧名僧腊皆弗及。首称大齐河清四年(565)……后载邑主朱昙思、朱僧利一百人等,于村前兆胜地,敬造宝塔云云。概隋龙华寺碑前物也,然其塔早已无矣。”则“龙华碑”所称龙华古基应该就是指此北齐塔基。
南北朝时期,山东地区佛教繁荣一时。从北魏中期到东魏和北齐,约一百多年间,青州佛教达到鼎盛。虽然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佛教受到严重破坏,但民间信仰基础坚实,所以塔寺佛像很快得以恢复重建。隋代仁寿舍利塔均为木塔,多为正方形三层木构,今无一幸存。济南四门塔是今存唯一一座隋代石塔建筑实物,而内部四方佛造像成于东魏,可判断隋代石塔是在东魏木塔旧基上重修。隋代龙华塔应是一座四方多层木构塔。
隋初青州(包括博兴,时称博昌)佛教的复兴应该是受到泰山佛教的影响。开皇元年诏五岳之下各立一寺,泰州岱岳寺即为隋代山东最早诏命新建的寺院。开皇十五年(595)隋文帝东巡,设坛祭祀泰山。《广弘明集》卷十九:“皇帝以仁寿元年六月十三日,亲以七宝箱奉三十舍利,自内而出,置于御座之案,与诸沙门烧香礼拜……乃取金瓶琉璃各三十,以琉璃盛金瓶,置舍利于其内,薰陆香为泥,涂其盖而印之。三十州同刻,十月十五日正午入铜函、石函,一时起塔。”这是仁寿年间第一批分发舍利、建塔供奉的盛况。第二批在仁寿二年(602),建塔五十一座。第三批即仁寿四年,建塔三十座。泰州“岱岳寺”在仁寿元年即分得舍利、建有舍利塔。
龙华碑托名“奉为高祖文皇帝敬造”,是隋唐时期造塔愿文特色,就象塔铭常见的“皇帝万岁”之类的祝愿词,博兴就有一躯东魏武定三年程次男“为皇帝陛下”而造的金铜观音像。炀帝大业二年诏“令沙门致敬王者”,虽未推行,但僧众信徒深知“不依国主则法不立”,且有北周灭佛之前鉴,故有“奉名”造塔之说,而未必有“奉旨”建碑之实。
《攈古录》所谓仁寿三年(603)造龙华碑,按“高祖”谥号自仁寿四年十月文帝下葬时才称之,造碑时间一定是在仁寿四年十月之后、新造龙华塔落成之际。仁寿三年造碑显然不可能。吴式芬所见碑文中有“仁寿三年”等字样,故而推测今碑文缺失下文当记初议造塔之事。此碑不以当朝皇帝名义建造,大概自仁寿三年即动议建造舍利塔,目的是迎请舍利供养。碑文上提到“仁寿三年”云云即述此前因。
仁寿元年和二年,文帝在全国各州广发舍利,影响很大。博昌佛教信仰极盛,僧俗官民也当是为迎请瘗埋舍利而做积极准备,很可能在仁寿三年就申请迎请舍利,并获得了批准。碑记“建兹灵塔”即建龙华舍利塔之意。仁寿四年四月八日是第三次瘗埋舍利的统一时间,也是文帝最后一次分发舍利。此时龙华塔尚未建成,未分得舍利。龙华塔工毕时杨广已登基做皇帝,这时文帝故去不久,故仍依前议,托名为文帝造塔。塔虽建成,但没有再等来炀帝分发舍利,因此碑记没有提到安置舍利的感应事迹。是以推断龙华碑建造时间当在大业年间。
碑文上提到“银青光禄大夫北海郡太守阑荣”,按《隋书》记载,开皇三年(583)诏“罢天下诸郡”,改称州县。大业三年(607)四月又“改州为郡。”这时青州改称“北海郡”,博昌属之。可知龙华碑刻当在大业三年四月之后。
碑文又提到“晋王府记室参军师”其人,实指隋代名臣、大政治家高颎的次子高德弘。高颎是隋朝第一任宰相,他还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李世民高度评价隋的盛衰全系高颎一身,比之管仲、诸葛。高德弘是晋王(即后来的隋炀帝)府记室,是杨广的幕僚,封应国公。从碑文上看,高弘德直接参与了造塔工事,曾亲自到古塔基址考察,捐献了不少财宝。从碑文缺失的“其人也”上文,联系下文“难兄难弟”,似指高颎的长子高盛道也参与了最初的建塔谋划和捐助功德。高盛道时任莒州刺史,莒州时治青州南,毗邻青州。
作为前朝重臣,高颎功高震主,曾支持亲家太子杨勇,反对文帝废太子立晋王之议,杨广忌之。高颎晚年对杨广不惜民力,征讨高丽和开拓运河多有牢骚。炀帝终于在大业三年(607)八月,以“谤讪朝政”的莫须有罪名将高颎赐死。有不少朝臣和他的儿子们都受到牵连。高颎之死天下震动,反响强烈。这一年废莒州,可能与其长子高盛道发配柳城(今新疆鄯善)有关。高颎的第三子高表仁是废太子杨勇的女婿,被发配到蜀郡(四川成都)。高德弘如何处分隋书没有交待。 由此可以推定:龙华碑文当刻于大业三年四月至八月之间。
1976年龙华寺遗址新出土了一块“大业四年”的残碑,存文有“龙华”、“塔毕”、“大业四年”等文字。有学者据此推测龙华碑之立也在大业四年,或说新发现的残碑就是“大业四年修‘龙华塔’碑”,都不对。新出“大业四年”残碑是一块造像碑,而不是塔铭。如果说大业四年塔建成而造龙华碑,碑文是绝对不敢颂扬罪臣功德的。
“龙华碑”的断毁说明碑很可能还没有树立,得知高颎事件,立即将碑砸毁掩埋了。参与造碑功德的僧俗也凿去了自己的姓名,以避祸株。正因为这一原因,残碑长埋地下,字迹宛如新刻。观察碑阴、碑侧,均无刻文,特别是碑阴预留的圭形碑额也没有题字,碑文中没有出现撰写人和题刻时间等,恰恰证明了这是一通还没有完成的碑刻。
延续繁荣了一百多年的博兴佛教,在大业四年之后突然沉寂,从此一蹶不振,也应该与高颎事件的影响有关。 隋代遗碑不少,精品屈指可数,隋代佛教内容的精品碑刻弥足珍贵。博兴“龙华塔碑”与正定“龙藏寺碑”有异曲同工之妙。“龙藏寺碑”外观风格、字体文法和内容表现都与“龙华寺碑”极为相似。“龙藏寺碑”造于隋开皇六年(586),比“龙华塔碑”早21年。龙藏寺碑有龟趺座,是以推测“龙华塔碑”缺失的碑座也是龟趺式。“龙藏寺碑”著录很多,久负盛名,历代评价甚高,康有为盛赞“此六朝集成之碑,非独为隋碑第一也”。笔者观察,二碑各有千秋,难分伯仲。仅从书法艺术角度看,都达到了隋碑的至臻巅峰,开启唐楷之先河,可谓隋代佛教碑刻“华藏联璧,双龙比翼”。
本文作者 汪海波 山东省汶上县文物宗教局局长,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佛教文化中心执行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