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邹平袁氏避暑山庄

  • 熊熊烈火
楼主回复
摄影俱乐部成员摄影俱乐部成员
  • 阅读:3692
  • 回复:0
  • 发表于:2014/12/25 14:58:49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博兴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滨州传媒网-鲁北晚报讯  邹平袁紫兰避暑山庄,坐落于邹平西董街道办事处任家峪村,村内和四周树木丛生,绿草铺地,溪水汇诸,夏秋滴水飞练,冬春冰溜倒悬,常有“山下烟雨山上晴”的奇观。

  据当地几位老者讲,此建筑是仿造承德避署庄而建造的。该建筑巧妙利用山势,建在山体之上,与白云山和谐地融为一体。整座建筑用石头砌底,始建于雍正年间(约1702年),建设周期长达三年。虽然历经沧桑变迁,但从残留的遗迹来看,当年的恢弘气派依稀可见。尽管已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风雨雨,有些房屋已经倾圮颓废,但一眼望去,这座建筑仍然具有一种幽闲而豪华逼人的派头。

  袁紫兰,清康熙长山县(今邹平焦桥镇)人,由袁紫兰开始,一直到清末,焦桥袁家豪富200余年。该山庄主要是袁氏家人夏季避暑的地方,庄园设计独具匠心,生活设施齐全,并建有长工们居住的侧院和后花园,三进院落,依山傍水,回廊相接,错落有致。

  穿过依山递进的台阶走进正院,豁然出现的则是几间阔气而又不乏书香特色的主房。正院的左侧有一个独立的院落,应当是***们当年居住的闺房。从外部的高处俯瞰,依山而建的三进院落分布错落有致,设计巧妙,环境清幽。

  据在这里居住的一位老婆婆说,这座大院里现在住着大部分都是老人,孩子们长大了,外出打工的打工,成家的也早已在山下盖了新房或在县城里买了楼房。而独独他们这几位老人贪恋这片依山而建的故居,贪恋这山中纯净的空气和甘甜的山泉。老人告诉我们这座老房子虽然老,但是由于当年建筑房屋用料和设计都非常考究,冬暖夏凉,住着非常舒服。我们环顾着老人的屋内,虽然摆设很简朴,但却整洁有序。
  这座建筑最具特色的是,山庄前院的中央是座古老的戏台,戏台方方正正,大概一米多高,四周还散落着当年用来固定戏台的石柱。闭上眼,似乎能听到当年娓娓动听的谈拉说唱,还能看到大户人家的老老小小坐在台下观赏着台上的生旦净末丑。戏台的左侧是一排建造考究的厢房,应该是主人的会客场所,其中几间已经在岁月和烽火的无情蚕食下坍塌。正前方则是一排背对的厢房,厢房下方有一道宽1.5米、高2米的门与内院连接。

  当我拍摄完这组依山而建的建筑体,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此情此景,仿佛令人感受了时空的一次穿越。我们要感激岁月给我们留下了这座历史悠久的山庄,让我们穿越时空去体验一下当年我们滨州本土的人文辉煌。

   □晚报顾问  刘杰 文/图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