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育桃李 从文续情缘
王鸣亮先生和他的《忆缘随笔》
前几天,赵乐明老师给我捎来一本书——《忆缘随笔》,并且告诉我是王鸣亮老师的新作。我接过书打开扉页,只见上面有王鸣亮老师的赠言:绍庆先生 惠阅 请批评,后面是署名——王鸣亮。赵老师还告诉我,这是王鸣亮老师特意让他转交给我的。
我和王老师,从没有谋过面,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还是赵乐明老师告诉我的。
去年,滨州市文化馆举行了一次“感动滨州”征文,没过几天,我接到了赵老师的一封电子邮件,问我征文发送了没有,并把他写的征文《老妹子走了》发到我的邮箱里面,我看后觉得很精彩,就发到微信群中,让大家欣赏。又过了一天,他又发过来两篇,一篇是王鸣亮老师的散文体小说《怀抱里的骊歌》一篇是赵老师自己的读后感,我从邮箱里粘贴下来,仔细的阅读了几遍,感到两篇文章都很好,我也发送到微信群中让大家欣赏。这也是我初次接触王老师的作品。
春节期间,由于《句点论策》的刘国明老师,邀请我把鲁北年俗写一写,对王老师的作品没有细细的研读。春节过后,闲暇之余,我静下心来开始仔细的品读王老师的《忆缘》。
读过几篇后,我大吃一惊,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有如此的文笔和逻辑思维,着实令我感动。他的文字,我无法用语言来赞美,只用了“干净”两个字来表达,他的每一句话真的是干净、利落、明快。就像李登建和赵乐明两位老师在序言中说的那样,每句话,“就像是一块砖”,并且是有角有棱、棱角分明,“堆起来就是一座楼”。这座大楼,是用钢筋水泥混凝土般的语言做地基。真不愧是教数学的,文字的逻辑性就像是数学里的公理、定理,无懈可击。他没有用华丽的“瓷砖”去装饰,看起来是那么古朴、典雅、充满着自然的韵味,读起来却是那么的舒服清心。
王老师已经出版两本散文集,一本是《悠悠清弦》,一本是《悠悠岁月》,很可惜我还没有拜读。《忆缘随笔》是他的第三本散文集,共选入200篇文章,最后两篇是对散文和小说的探讨,其他都是怀旧之作,看起来,似信手拈来,不加雕琢,自然朴实,细品起来,却似一杯清茶,处处散露着一种清香,越品味道越浓,让人回味无穷。
细细品读,不难看出王老师的这本散文集,紧紧围绕一个“情”子,师生情、朋友情、同事情、夫妻情、山水情……这种情是风,是春天的微风,轻轻地抚摸着你,让你感觉到他的轻柔;这种情是水,是涓涓细流,轻轻的流进你的心房;这种情是火,好像是茫茫原野中的篝火,围绕在他的周围,会感觉到一股暖流,从头到脚温暖无比;这种情是春雨,慢慢的滋润着你,使你时常感受到他的亲切。
《顾校长二三事》中,没有写什么顾校长怎么样关注世界风云变换,也没写什么国家大事,更没有写他的“伟大人生”,写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琐事,教师讲课不关门,学生嫌夹生饭而“罢饭”时,自己抓起来塞进嘴里,看起来简单,但是,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就是从这些不起眼的琐事中,顾校长才在老师和学生中树立起了一座人格的丰碑,作者才《面对铜像》,感慨万千;《铜像前的独白》,倾诉心声。虽然顾校长还带着诸多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人世,但是,他有这么多的同事,学生,就是在天国,也一定会高兴的。
一次《不寻常的相见》,相隔五十四年,在历史的长河中,看起来虽然是转瞬即逝,但在人生道路上,确是那么的漫长,人的生命有几个人能有两个五十四年。当年的小伙子分离,耄耋之年相聚,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纵然有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分别之情。他们却“没有任何世故的作态,宁可守着沉默而不多说一句话,也没有一丝的陌生感,相见如昨,相见恨晚,依然亲密无间”。
在王老师的笔下,无论是《魅力老头》还是《雅人许先生》;是多情重诺的于本钊,还是穿木屐的同窗汤御根,是随和的宣教授,还是不易读懂的人张惠贞,这一个个平凡的小人物身上,都彰显出他们朴实的闪光点,流露出王老师对他们的情感:对生者深情怀念,对逝者无限哀思。
《忆缘》中,也有少部分是写景、叙事、杂感。王老师的杂感是有感而发,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又饱含着很深的哲理;写景,并不是为写景而写景,重要的还是抒发自己的感情,无论是《博兴的蓝天》,还是《登狼山》;是《蓬莱观海》,还是《重游黄河入海口》,字里行间都充满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眷恋,对家乡的热爱,对亲人的怀念。
正月初九,我和赵乐明老师到王老师家中拜访,王老师听说后,非常高兴,早早地在楼门口迎接,走进房间,他给我们沏茶倒水。
王老师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忠厚朴实,待人亲切,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我们坐下后就互相谈论起来,无拘无束,直言不讳。谈论的都是关于文学的事情。他非常谦虚,处处以求教的口吻谈话,当谈起他的作品是,总是那么谦虚的让别人多提不足。
他共事的领导、同事、朋友,在他的脑海中都是好人,都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他谈起来如数家珍。
喜看桃李满天下,莫悲两鬓霜雪寒,特别是王老师谈起他的学生时,脸上总有一种自豪感。当老师的,无论多么艰难,受过多少挫折,只要是自己的学生成才,老师也就心满意足了,这也许是当老师的共性吧。他的很多学生,在不同的领域中,都作出了很大的成就,王老师为他们“青胜于兰”而自豪。他特别提到了在文学领域里很有建树的三个弟子,还给他们排了个名次,第一位就是当代文学大师李一鸣,他为人忠厚,文笔老到朴实,他的作品很是令读者喜爱。王老师还告诉我们,每年的春节、教师节,李一鸣都来电话问候祝福。今年春节,李一鸣也给他发送了拜年的短信,他始终不忘教育他成长的恩师。第二名和第三名我没有记住他们的名字,我只记得第三名是位女生,文章写的非常棒。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是,一提起他这些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那么亲切熟悉。
当我说起《怀抱里的骊歌》是我读的他的第一篇文章时,他神色变得凝重,好像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过了一会儿他对我们说:“就是一句话,几十年过去了,每天都萦绕在耳边。” 接着他给我们讲述了这个故事。他告诉我们说,他的一位同事,妻子生病后,大家都去探望他,同事的妻子告诉大家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死在丈夫的怀抱中。最后他的愿望实现了。这位老师,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和心血,为了他的学生熬尽了最后一滴油。他的最后一课虽然没有都德《最后一课》的豪迈,却留下了悲壮的一幕。因此,王老师写了这篇散文小说,以表达对逝者的纪念。我们听了了这个故事,深受感染,倍加感动。
不知不觉,三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要走,王老师把他的电子邮箱写下来交给我说;“绍庆,把你的作品发给我几篇,我也欣赏欣赏,说真的,我只听别人介绍你,还没读到你的作品。”我欣然答应。回来后,我把最近发表的五篇关于年俗的散文发送了过去,没想到两天的功夫,他就全部读完,并给我发送了一封电子邮件,我打开一看既高兴又感动,更多的是惭愧。自己接触文学创作时间还很短,可以说刚起步,有些作品还存在着很多的毛病,能得到王老师这么高的评价,深表愧疚。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文学前辈,能够这么细致的来读自己的作品,感到既荣幸,又倍加感动。
因为那几篇文章,都是写民俗的,王老师的来信也以《民俗的內涵》为题。
绍庆:聊民俗的五篇散文,可读性强,情趣盎然,是儿时存忆的咀嚼,反映出来的是北方农村一处角落里的文化小宴,很有生活气息。內里的文化含量能使读者有所感悟。感悟出来的东西是通过筛选而凝成的,它有自然之美,也含蓄着无须多言的那种内蕴品格。对于不熟悉当地民俗风情的读者来说,它无疑是一种文化的绍介。
这样的散文有历史的依托又有人文精神的根植,一个个的民间故事是民俗形成后的演绎,也可能是民俗形成时的补缀,不管如何产生,总是有头有源的,这便是民俗的分量!它不是靠了几个文人动动笔杆子就可以永远留传下来的。小清河畔以及麻大湖周边的地域,是鲁北难得的好去处,民情寡淡隽永之举常不屑于乞怜和浅薄的索求,在历史上是可以称得起似有江南丰饶的美誉。由于富饶,生活无愁,文化追求自然多姿多彩。时光流逝后的许多值得咏叹的往事,在你的笔下泛溢出一种追美的情怀,读者自会引起共鸣。优秀的作者可以窥视到存于大历史华章中的缝隙,从而为读者开启一扇民间生存方式的扉页。望你努力笔耕,为一溜边河崖的风情再添情趣!
元宵节快乐!阖家欢乐! 王鸣亮
王老师的信字里行间充满着关切、鼓励和期望,同时也为创作民俗文学指明了道路,怎不令我感动呢!王老师的文品和人品堪称楷模,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和王老师相识是一宗缘分。人生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缘分,和长者、同事,同学之间是一种缘分;夫妻、子女也是一种缘分,和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相见都是一种缘分,有些接触是短暂的,匆匆的,甚至是稍纵即逝的,也是一种缘分,我们都要倍加珍惜。王老师用手中的笔,记录下了这种缘分,这是一种崇高的情感,也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更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传承。
最后,送王老师一副对联作为结尾吧:
站三尺讲台 行知育桃李
挥一支彩笔 从文续情缘
祝王老师你们二老身体健康,幸福安康!如有不当,请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