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已年逾九旬,岁月的沧桑致使他早已满头银发,他那张饱经风吹日晒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像一道道难以抚平的鸿沟,一双布满老茧粗壮有力的手,记载着父亲勤劳的生命旅程,就是这双勤劳的手,练就了父亲一副非常强壮的好身板。
从我记事起,父亲年轻的时就很爱劳动,那时还是吃大锅饭的时候,农民生活水平很低,花钱就跟鸡屁股要,生产队分的粮食和柴禾很少,家家愁吃愁烧。但我家从没因烧发过愁,每年到了秋风扫落叶之时,为了不误到生产队上工,还是满天星斗,父亲就起来到树下扫落叶,到田埂、路边楼枯草,一个秋季,我家的菜草就堆成了两座“小山”,足够一年烧的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农村田地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父亲常说:“人勤地不懒。”父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自从土地承包到户后 ,父亲更忙了,手也更勤快了,每天天还没亮就背着粪筐到路上捡牛粪,由于看不清,冬天时常把砖头捡回家,一年365天,父亲从没睡过懒觉。他白天在农田里辛勤的劳作着,夕阳落山才回家,除了给庄稼浇水、施肥、灭虫外,就一遍遍的除草,我家田地里连一棵杂草也找不到,粮食每年都获得大丰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民使用机械化种田,体力劳动明显减少了,父亲还是闲不着,虽然是近九十岁高龄了,但他从不服老,干起活来年轻人也望尘莫及。在孩子们的强烈劝说下,责任田几年前就不种了,只经营着一个小菜园,园子虽然不大,但种类不少,有:韭菜、豆角、萝卜、茴香、葱、辣椒等近十种蔬菜。我的家乡每天定时放水,供村民饮用。酷暑时节“赤日炎炎似火烧”。这时候,人们不是坐在电视机旁边乘凉边看电视,就是午休。但我的父亲从没休息过,他顶着烈日,光着脊背,用小推车一趟一趟地推水浇园,汗水顺着脸颊、脊背不住地往下淌,其它时间父亲则戴上老花镜在菜园子里修枝、除草、灭虫......。在他的精心管理下,蔬菜长势良好,除了供和母亲吃外,还分给左邻右舍。农忙时节,还帮儿女们干些农活。每当我端起饭碗时,总想起一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父亲是个秉正的人,我家收下的小麦、玉米,他总是晒干扬净才卖给国家,对扬不出来的细小的砖石,再戴上老花镜挑选出来。过路人时常跟他开玩笑“你家的粮食这么干净,多卖钱么?”父亲总是笑着说:“不光不多卖钱,还少卖钱,因为份量轻了,这样做我心里踏实、舒服。”父亲不种地了,没有粮食晒,但历年养成麦秋季节清理路晒粮的习惯一直坚持,现在提前把路清理得干干净净,供大家晒粮,当起了义务清洁工。父亲 也很节俭,家里有煤气灶、电饭锅,只有雨雪天气才用,其它时间一直烧柴火。父亲利用种菜园的空余时间捡树枝,树枝堆成了“小山”,孩子们心疼,劝说不凑效。父亲说:“你们不能光跟着我,你们来了,我不拾,你们走了,我再去。现在很少烧柴禾的,树林里的干树枝没人要,浪费了很可惜 。我去拾来烧,不光锻炼了身体,还省了钱。”我的老父亲,真拿你没办法。
父亲在年轻的时候,跟我外祖父初文英(人称博兴一支笔)学写毛笔字,直到现在仍笔耕不辍。他写的字传承了外祖父的风格,楷书、行书、草书等样样精通,有的字苍劲有力,有的字似行云流水,在当地小有名气。以前,每交腊月,父亲就基本上不在家了,他被乡邻们叫去写春联了,一直写到年底。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过春节时张贴用手写的春联少了,但村子里的婚丧嫁娶、垒墙盖房,总有父亲当喜柜、礼柜或写写门联等忙碌的身影。
在父亲的身上体现了中国人的孝道。他在茶余饭后,经常给我们讲二十四孝道的故事,他经常说:“百顺孝为先,人都有老的时候,人老了就需要儿女们照顾。”父亲以身示范,为我们做了非常好的榜样。我的奶奶由于年迈卧床不起,他和母亲精心侍奉,变着花样给奶奶做好吃的,父亲每天还用手亲自洗刷奶奶的便盆,直到奶奶活到一百零三岁,安详的走完生命的历程。
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身上沾满泥土气息、散发着庄稼芳香,当农民的父亲。从他身上我领悟了什么是刚毅,什么是正直,什么是勤劳,什么是和善,什么是孝道......。我爱我的父亲,祝愿他健康长寿!
翰墨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