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里,童年春节的娱乐活动比吃美食,穿新衣更有意义。
从民国初开始到解放后的五十年代,老家吕艺过春节的重头戏要算耍龙灯了。幼年的我亲眼目睹了这欢乐,详和而热闹的场面,可惜现在已难以再现了,每年春节至元宵节,各种民间艺术,传统文化争相亮相,舞龙灯,看吕剧,踩高跷、成为人们最重要的娱乐项目。我村的龙灯,十里八乡,远近文明。且有着传统拿手特色,由于时代造成了当时塑料材料无在农村问世,人们只能用竹条捆绑成30x100公分左右的的圆形筒状,外粘牢固透光的油纸,这就是一段龙身,各段龙身由画满鳞片的同龙身形状相同的细布相连接,安上龙头、龙尾,拼成一条长长的龙灯。
所谓龙灯,首要的是灯光,那时农村无电灯,更无充蓄电设备,用石油做成的蜡叫洋蜡,不但奇缺,而且光亮欠佳,当时由驴或羊脂肪制成的烛光比现在的石油蜡烛亮的多,且不易熄灭,每节灯座上都有一长钉,将用芦苇秆作蜡芯的蜡烛插在钉子上,把灯座用圆环挂在龙段上,这样无论龙灯怎样摆动蜡烛都始终向上,烛光组成的这种“龙身”缓缓组合成一条长长的巨龙。龙角上翘,龙眼突现,龙口大张,龙鬚飘飘,龙舌外伸,在龙珠的吸引下,巨龙或盘踞,或翻转,或弯曲,或伸长,硕大的巨龙在有一定面积的打谷场的中央摆动。远远望去,巨龙身佩着深绿色的鳞甲,背上佩着红色的鳍翅,向四周射出黄色光芒的火龙在操场上显得活龙活现。
舞龙要有规则,它的动作要由音响来指挥,当时无音响设备,其它乐器声音又小,因此在舞龙的过程中,震耳的,有节奏的锣鼓声是必不可少的,火龙也伴着当时人们熟悉的“九龙翻身”锣鼓声游走。龙灯共有九节,每人一节,加上前面舞龙珠的人,共十人,舞龙灯的人选亦很讲究,如;最前面的舞珠者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也是龙灯正体的象征,要身材适中,年轻貌美,机动灵活,举龙头者是九节灯中体积最大,份量最重的一节。要人高马大,身强力壮,最后的举龙尾者最难,要跑的快,跳的远,因为前面舞灯者左右跨两步,最后面的左右必需跨五,六步甚至七八步,才能显示龙身摆动的幅度与龙尾摆动的灵活性。
龙舞起来看似简单,实则困难,要花很大的功夫,舞龙者有时从龙身下钻出去,有时从龙身上跳过去,最为壮观的是,每当舞龙灯进入高潮之时,邻村的拿手戏“玩云彩”也随之加入到龙灯周边行列,由几十人组成的云彩灯,人手一灯,形似云朵,中间有花做成的装饰品,有一米左右边沿不规则弯曲的云灯,在龙身边围绕着朵朵彩色的祥云,龙身在云中翻转,甚为壮观。围观的人们一边欣赏,一边喝彩,还有不少人不时在广场外燃放用硝酸,硫磺,木碳自制的烟花,以衬托气氛。更使大家沉浸在祥和喜庆的节日气氛中。
在古人的心目中,龙具有呼风唤雨、消灾除疫的功能,因此不少老太太,中老年妇女,为让龙灯具有神力,保佑一方安宁,在场外摆上供品,烧香烧纸。进行一番仪式后,说一番吉祥如意的话。祈祷龙灯龙神,来年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人寿年丰。所以,舞龙灯成为当地春节的必不可少的传统活动,
在科技很不发达的封建社会,人们极力希望得到龙的庇佑,由此形成舞龙灯的习俗。这种场景与热闹场面精彩形象,对于四0后,五0后至今仍深刻地留在他们的记忆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进步,随着广播电视和各种娱乐媒体的飞速发展,舞龙灯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舞龙灯的人越来越少,舞艺也越来越差,到现在,音响代替了锣鼓,灯泡代替了蜡烛,塑膜代替了油纸,连舞龙灯的队伍大多临时组建而成,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各种传统文化的传承,要铭记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了解其背后蕴藏的深刻意义。让我们的传统文化能与民族精神一起源远流长,永不消逝。
我们是龙的传人!我希望我们的家乡也像龙一样腾飞!我们更应该关注与传承各种传统的乡村文化,防止各种传统文化以及各种民间艺术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