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东——今年33岁,城东街道办事处李家村人,京博聚芳公司工人,13年坚守在生产一线,算是一个老“京博人”。2017 年采集造血干细胞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2019年5 月与贵州省患重度地中海贫血的3岁小女孩配型成功。成为全国8833例、全省777例,滨州市33例、博兴第3例,也是京博第3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
捐献前几天需要去张海东所在的京博集团协调他的假期、陪护、接送等事宜,在京博的工会办公室见到了张海东本人,他个头不高、皮肤黝黑、非常憨厚的一个小伙子,看到我一直在腼腆的微笑着,我调侃他很幸运“中彩了”,问他捐献时害不害怕,他显得异常兴奋,眼睛里透出一种无法言喻的喜悦和幸福,一个劲说“不害怕、不害怕”。
他告诉我,市红会的庄部长已经将他拉入全市的捐献者群,用他的话说:群里的32个人都是已经捐献了的“前辈”,包括京博公司的吴静,早已经将捐献流程给他做足了功课。怪不得张海东表现的这么从容和淡定,我再给他普及捐献常识就显得有点“多余”了。不长时间的接触,他给我的感动却是另外一件事:不管他对捐献事宜了解的多么透彻,在这么一件人命关天的大事来临之际,站在人之常情的角度,他最应该关心的是自身捐献后的身体受损情况,但他始终只字未提,这个憨厚朴实的小伙子,此刻让我感觉自己是如此渺小和卑微。
协调工作进展很顺利。9月4日,我们在京博集团为张海东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市县领导、集团公司领导为张海东戴红花、披绶带、颁发荣誉证书和慰问金,并一一发言给张海东加油鼓劲,场面俨然是为一名即将奔赴前线的战士“壮行”。对,就是壮行,海东的这一救人性命之举,堪称“壮举”,那么这场送行,也堪称“壮行”。
仪式结束后,张海东和他的妻子将自己年幼的孩子扔给老人,毅然赶赴济南军区总医院,以满腔的勇敢和热情去完成这次生命之旅。
9月9日,是张海东正式采集干细胞的日子,我和市红十字会同事、京博集团的领导一早赶赴济南军区总医院,亲眼见证这一神圣时刻,并对张海东进行慰问和陪伴。前来取干细胞的温州医学院第一医院的医生早已经等待在病房,她的小患者,那个3岁的贵州小姑娘,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已经进仓,就等这救命的火种了。躺在病床上的张海东一脸的轻松,问他有没有不舒服,他说没什么感觉,就是一直躺在那儿,胳膊不能动,很累。询问他前几天打动员剂的耐受如何,他也是轻描淡写说就是有点骨头疼。一旁的妻子补充说,最后那天打动员剂,海东感觉恶心、吃不下饭,医生马上给处理了一下,就好多了。夫妻俩朴实的表述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带一点“夸大”,所谓的身体遭的这点“罪”与救人比起来,根本可以忽略不计。多好的人啊!心灵又一次被他们洗涤,渺小和卑微感加剧。
3岁小姑娘的父母委托温州附属医院的医生带来了感谢信,手写的隽秀字迹饱含深情,被委托的医生站在张海东床前代为读信,读者哽咽、听者唏嘘,平躺着的张海东眼圈发红,胸脯剧烈地起伏,此时此刻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没法体会他那种心潮澎湃的激动心情,一旁的张海东的妻子也是一个劲在抹眼泪。她深情地注视着眼前的这个大爱担当的伴侣,她会有着怎样的感动和爱恋?人生得这一体验,足以!12点采集完成,取掉针头的张海东下床了,如释负重的笑脸看起来依旧憨憨的,医生将采集的小半袋干细胞悬浊液交到张海东手里,让他拍照留念。看着这半袋珍贵的“生命火种”,我迅速穿越到了温州医院那个花一样的三岁小姑娘伏在海东肩头活泼健康的样子,自己忍不住落下泪来。
温州的医生和省红会的工作人员在有条不紊的迅速做交接手续,那半袋生命的火种被小心翼翼的保存在冷联包里,一层层包裹,一层层绑带,庄严又神圣。温州医生装好省红会的“通关文书”(上高铁过安检的证明),在我们的祝福和叮嘱声中迅速离开。背负着这生命的火种,年轻的女医生将以高度的责任和使命踏上再续生命的路途。
从事红十字工作十几年,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我的工作是如此的神圣和使命光荣,红十字会作为一个连接党委政府和弱势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这个平台不容小觑。为自己以及广大的长期奋战在红十字战线上的同仁们致敬,向张海东、吴静两位心存大爱,奉献、利他的中华骨髓库捐献志愿者——京博人致敬。(博兴县红十字会-马雪芹)